据中国科学院官网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,大连化物所副研究员王旺银等提出非生物方式电子引流策略。
利用人工电子梭导出微藻光合系统内的电子,有效解除了光合作用的光抑制,并将导出的电子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。
资料显示,自然界的生物质资源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合成,即在太阳光作用下合成各种生物质。
太阳能对光合作用是必需的,但在自然光合作用过程中并不是光越强越好,植物在光强度超过一定的阈值后(光饱和点)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,不再接收更多的光,该现象被称为光抑制。
在研究中,科研人员通过向蛋白核小球藻(Chlorella pyrenoidosa)的培养液中添加人工电子梭(铁氰化钾),显著增强了蛋白核小球藻在强光下的光系统 II 光合放氧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