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技动态 > 科普知识 > >列表

科普知识

胃病期间喝粥真的是正确的吗?

胃病的治疗讲究三分治七分养,在很多人印象中,胃不舒服喝点粥已经成了常识。不过专家提醒,胃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均衡。对于消化不良患者,

搜狐网 2020-04-02 14:27:59
科普知识

究竟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造访北京?

鸟中熊猫震旦鸦雀、极危青头潜鸭、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黑鹳、东方白鹳、天鹅……目前,正值候鸟过境北京的时节,这些稀客也频频亮相。那么

中国科普网 2020-04-02 14:24:52
科普知识

使用耳机时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三个伤耳的习惯看看你中了几个?

许多人沉浸在噪音环境中而不自知,导致听力健康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。这种听力受损的情况也在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

快科技 2020-04-02 14:11:10
科普知识

什么样的人容易贫血?关于缺铁性贫血,你了解多少知识?

什么样的人容易贫血?贫血了怎么食疗?关于缺铁性贫血,你了解多少知识?缺铁会有什么影响?铁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。正常人体内的铁

人民网-科普中国 2020-04-02 08:58:13
科普知识

总是“谈虎色变”的传染病有哪些类别?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?

流行病多发季节,管理好传染源、控制好传播途径、防患于未然,这些对于抑制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那么,你对传染性疾病了解

人民网-科普中国 2020-04-02 08:40:10
科普知识

除了渐冻症,这个罕见病同样值得关注!硬皮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?

几年前,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赛让罕见病进入了人们的视野。罕见病是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,又称孤儿病。至今国际公认的罕见病近7000种,除了婴

人民网-科普中国 2020-04-02 08:54:37
科普知识

怎么吃也吃不胖?瘦人如何科学愉快的增重呢?

主审:首医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猫大夫医学漫画供稿

人民网-科普中国 2020-04-02 08:46:33
科普知识

为什么秋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高发? 有哪些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?

本期节目:秋季到来,一直咳咳咳该如何缓解?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天气息息相关。大风、降温导致很多人出现咳嗽、咳痰、咽部不适等症状。据

人民网-人民健康网 2020-04-02 08:37:56
科普知识

5G手机致盲?桃胶富含胶原蛋白可养颜?这些谣言莫在听信

人民网-科普中国 2020-04-02 08:34:49
科普知识

为什么高强度运动后免疫力会短暂降低? 日常生活中,如何运动才健康?

你是否有过这种体验:心血来潮去运动,结束后却出现嗓子疼、头疼、流鼻涕、咳嗽等症状?人在突然高强度运动之后,有时会出现上呼吸道不适或

人民网-科普中国 2020-04-02 08:33:03
科普知识

预防疾病复发 心血管患者该如何顺利渡过冬春之交呢?

冬去春来,万物复苏。天气虽逐渐转暖,但气温变化仍然较大。这时候,人体的预防机制很难快速适应冷暖交替的变化,容易引起血管的痉挛,从而

人民网-科普中国 2020-04-02 08:31:21
科普知识

肾结石总是复发?这种疾病的存在如此久远究竟谁是元凶呢?

提起肾结石,相信许多人都并不陌生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从人类考古学的角度来说,肾结石的发现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,中医最早在《黄帝内经》

人民网-科普中国 2020-04-02 08:29:44
科普知识

春季干燥流鼻血? 3个止血锦囊教您如何迅速止血!

主审:首医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猫大夫医学漫画供稿

人民网-科普中国 2020-04-02 08:24:45
科普知识

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呢?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好心脏肾脏?

说到糖尿病,多数人都知道糖尿病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,进而导致失明、截肢、肾功能衰竭、心力衰竭等,甚至是死亡。那么糖尿病有哪些并

科普中国-乐享健康 2020-04-01 10:21:02
科普知识

如何从外观识别假药? 这7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

如今,假药的重灾区集中在治疗三高和咳喘的药物,以降糖药为例,最常用的配药是宣称纯中药或者植物提取物,然后添加西药成分。这类假药可能

科普中国-乐享健康 2020-04-01 10:19:59
科普知识

淋巴结肿大就怀疑自己得了淋巴瘤? 这些淋巴瘤误区你需要了解

近年来,淋巴瘤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。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6 68 10万人,且仍逐年升高。与严峻的防控形势相对的,是大众对淋

科普中国-乐享健康 2020-04-01 10:18:14
科普知识

蓝细菌如何适应高盐环境? 中国科学家揭示蓝细菌适应高盐逆境的深层机制

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之一,蓝细菌(又称为蓝藻或蓝绿藻)能通过植物型光合作用,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各类碳水化合物。研究发现,为抵

科技日报 2020-04-01 10:15:28
科普知识

45亿年来地球的自转变化有多大? 背后的操纵者是谁?

如果穿越回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,你可能会发现,太阳和月亮更加匆忙地划过天空,明天比预想来得更快。根据白垩纪晚期贝壳的一项新研究,恐龙

科技日报 2020-04-01 09:44:18
科普知识

当前形势下戴不戴口罩?如何戴口罩?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来看!

当前形势下戴不戴口罩、如何戴口罩,已经成为热点问题。近日,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海南等多地政府领导干部开会带头摘口罩。浙江、安徽、贵州

新华网 2020-04-01 09:37:27
科普知识

如何科学戴口罩?这份权威指南要收好!

新华网 2020-04-01 09:36:30
科普知识

如何呵护孩子口腔健康? 专家这些建议要注意!

口腔颌面部处于消化道与呼吸道的起端,通过口腔和鼻腔与外界相通,容易受到病毒侵袭。疫情期间,对孩子们进行科学的口腔健康护理也十分必要

新华网 2020-04-01 09:34:02
科普知识

除了熄灯一小时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来给地球减负呢?

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发起的一个全球活动,号召个人、社区、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

科普中国-科学原理一点通 2020-04-01 09:32:17
科普知识

什么是幽门螺杆菌? 幽门螺杆菌有没有传染性?

在分餐制重回人们视野的同时,有一种细菌也被更多提起,它就是幽门螺杆菌。幽门螺杆菌(感染)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,甚至可能会导致胃癌,今天

科普中国-科技前沿大师谈 2020-04-01 09:31:04
科普知识

究竟哪些动物才算野味? 推进“野味科普”要有权威、系统的科普资料

远离野味诱惑,大众拍手称赞。无论是基于人们增强自律意识,管住嘴的考虑,还是为了确保职能部门人员严格规范执法需要,野味科普都亟待加强

经济日报 2020-03-31 15:54:19
科普知识

新冠肺炎患者还会再次感染吗? 出院后注意什么?

图集

光明网 2020-03-31 15:49:42

超前放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