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:应加强新型未知病毒起源和环境传播研究

2020-04-07 09:07:31来源:第一财经  

多位从事病毒溯源、病毒传播、健康暴露、生态环境与科学防控研究的专家表示,现代城市的环境更加适合病毒传播,应重新思考病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。

专家们表示,全球生态环境变化、气候变化、森林的大面积开发,使得人类更容易接触到一些以往很难接触到的虫媒和携带病毒动物,野生动物的大量人工繁殖和圈养为病毒进化提供了条件。

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、《环境科学研究》编辑部今天联合举办的“新形势下新冠病毒环境传播与风险防范科技论坛”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表示,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当前我国科技工作的主战场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,环境、生态、地质和气候条件是病毒传播和人群感染暴露的影响因素。

“国内早期病例大部分与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相关,病毒通过接触华南海鲜市场的人群和医院传播的人群扩散到社区,而武汉作为一个千万人口城市,人员密集且活动频繁。”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说。

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、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与环境的关系及风险防控项目组专家张大奕介绍,从目前研究成果看,一方面是气候变化改变了野生动物栖息地范围和活动轨迹,引起古老病毒复苏。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强度加剧,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碎片化,提供病毒宿主新的繁殖栖息地,诱发野生动物应激响应,增加病毒载量。同时,国际贸易也增加了远距离传输病毒的风险。

研究发现,病毒传播的热点区域涉及城市垃圾填埋场、排水管网、野味市场、农村饲养加工点等,而易感首发人群则包括城市鸟类或啮齿类动物活动聚集区人群、野生动物产业从业人员和棚户区等。

“多项研究表明,新冠病毒可存在于多种生物和环境介质中。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、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热点跟踪与研究技术二组专家唐宋介绍,研究发现,多种病毒可通过气溶胶进行传播,相对封闭空间、易感人群长时间、高浓度暴露以及防护不足等都存在病毒气溶胶传播风险。

上述专家建议,针对现代城市的特点,应加强新型未知病毒起源和环境传播研究,尽快形成基于病毒环境起源与传播的公共安全与环境健康学科体系,开展大尺度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介质病毒调查,健全高关注度病毒源宿主动物保护与监管全过程制度体系。

相关阅读

精彩推荐

最新推送

推荐阅读